2019年,廣東共安排省重點項目1170個,年度計劃投資6500億元。作為2019年廣東省內重大工程之一,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全自動化碼頭廣州港南沙四期工程進展順利,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。全自動化是該項目最大特點,而它主要是通過碼頭前沿的自動化運輸設備實現的。其中,全球首創單小車自動化岸橋與采用多傳感器融合技術的智能導引車(IGV)的使用,是一大亮點。一起來看看吧。
三市共建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全自動碼頭
2018年9月,由廣州、佛山、中山三市共同投資建設的南沙港區四期工程正式動工。
據悉,該項目集新一代物聯網感知、大數據分析、人工智能、5G等先進技術為一體,規劃建設兩個10萬噸級和兩個5萬噸級集裝箱泊位及配套集裝箱駁船泊位,年設計通過能力為490萬標準箱,預計2021年建成投產。據了解,建成后南沙港區每年的集裝箱吞吐量預計可超過1800萬標箱,位居全球單一港區前列。
據了解,該項目之所以具備鮮明的全自動化的特點,主要表現在各類自動化智能運輸設備上,如單小車自動化岸橋、堆場的全自動化軌道吊、無人駕駛的智能導引車(簡稱IGV)進行水平運輸,連進出閘口也是無人的智能閘口。
全球首創單小車自動化岸橋與智能導引車
該項目采用全球首例“單小車自動化岸橋、智能引導車IGV、堆場水平布置側面裝卸、港區全自動化”方案,將新一代物聯網感知、大數據分析、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融入其中,構建智能型、環保型、節約型全自動化碼頭。
“單小車自動化岸橋+智能導引車(IGV)+堆場平行布置”的作業模式為全球首創。其中,單小車自動化岸橋作為碼頭“主力軍”,可實現集裝箱從抓取到放置全流程裝卸作業智能化,同時具備重量輕、成本低的優點。
作為水平運輸設備的無人駕駛智能引導車(IGV),采用配備衛星導航定位、激光雷達SLAM(同步定位與建圖)、視覺SLAM等多傳感器融合定位技術,這種無人駕駛IGV運輸靈活,在碼頭堆場間自由穿梭,可將集裝箱運輸至每一個堆場箱區內,實現了“江海聯運”流程在自動化區域內完成的要求。同時,碼頭停車位內設置了自動充電裝置,可供IGV自動充電,實現無限續航。
據了解,此前使用自動導引運輸車AGV的自動化碼頭需埋下上萬個磁釘以提供導航定位,限定AGV小車行進路線,而IGV小車采用衛星導航定位,碼頭建設成本降低。這種智能、高效、低成本的方案,為今后自動化碼頭發展提供新的技術路線。
AGV機器人與IGV機器人技術
AGV是Automated Guided Vehicle,意即自動導引運輸車。AGV裝備有電磁或光學等自動導引裝置,能沿規定的導引路徑行駛,具有安全保護及各種移載功能的運輸車,其應用歷史較久,目前在倉儲物流和制造業中均有廣泛應用。
由于是無軌行駛,AGV應用場合廣泛、結構形式及控制方式多樣。但RGV只能在軌道上行走,路線一經確定,再想進行改造就比較困難,因此對使用場所的適應性和自身擴展性方面比較差。
IGV是Intelligent Guided Vehicle,即智慧型引導運輸車。和AGV相比較,IGV柔性化程度更高,無需借助任何標記物行駛,且路徑靈活多變,可根據實際生產需求靈活調度,規劃簡單,滿足絕大工廠的使用需求。另外,IGV可選擇性搭載不同的功能模塊,滿足一車多用的目的。
在導航技術方面,AGV導航有部分需要借助標識,如磁條、二維碼、反射板等,IGV則不需要借助任何標識行駛,可通過傳感器融合定位方式,對周圍環境進行感知并作出相應決策。顯然,從智能化的角度來說,IGV要高于AGV。不過,由于功能和需求的不同,導致企業對于產品的要求也不盡相同,二者都有其適用的場景。